根據主計總處公布最新的家庭收支調查,依據五等分位法,去年最高20%家庭每戶的可支配所得為214萬元,最低20%家庭每戶只有35萬元,兩者相差6.1倍,這個數字已經創近7年新高,台灣貧富差距的殘酷現象日漸惡化。(可支配所得指收入總額減去社會保險、稅金、罰款、捐贈、利息及其他移轉支出等非消費支出後,可以用來支應日常生活開銷或儲蓄的餘額。) 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原因難以一言道盡,根據主計總處的解釋,隨著經濟發展、人口老化及家庭結構改變,所得差距擴大是時勢所趨,其他國家都是這樣;但也有人認為,2017年的稅改大幅調降股利所得稅率,正是促使富者更富的重要推手。 透過家庭收支調查,我們可以看到貧富差距,但這還只是收入少人一截的先天問題;如果算上物價因素,則會是另一個讓人感傷的情境,因為低所得家庭面對的通膨壓力,其實比有錢人還高。 主計總處每個月定期發布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,長期以來官員們口徑一致,國內物價永遠溫和平穩,但,通膨率反映的是家庭消費品和服務價格變動,例如摸得到的衣服、香菸、手機、柴米油鹽醬醋茶,看不見的房租、水電燃氣費、學雜費、通訊費;這些物價有漲有跌,涉及因素包括經濟情勢、消費能力、天候狀況及國際原物料價格等,整體而言是供需拉鋸的結果,不過許多人只看漲不看跌,加上購買的內容及頻率不同,而且可能差異懸殊,導致每個人對物價漲跌的感受有所落差。舉個例子,蔬果、雞蛋、泡麵、鮮奶、衛生紙,這些民生物資單價便宜,占CPI權數不會高到哪去,但是因為消費者經常購買,只要漲價就會很有感;反之,久久買一次的3C電子產品,價格變化往往受到忽視。 除了購買頻度,有錢人和窮人的消費結構也大不相同,低所得家庭的主要支出是房租、食物,高所得家庭的消費項目則以交通、娛樂、教育為主──如果對照「所得層級別物價指數」,我們可以發現,高所得家庭的物價漲幅低於整體平均,低所得家庭的苦日子卻是雪上加霜。 以2020年來說,整年的CPI跌幅是0.26%,但跌價項目集中在交通、通訊費率,都是有錢人的主要支出,以致高所得家庭CPI跌幅達到0.37%;而食物、衣著、居住的價格是攀升的,光是這三項就佔了60%的低所得家庭消費,上述項目的CPI跌幅只有0.08%,也就是說,窮人對於物價下跌幾乎是無感的。 觀察財政部的財稅資料觀察二十等分位層級所得比,我們能發現,近年來的貧富差距一路擴大,台灣最有錢的1%家庭享有全台總所得11.29%,不僅如此,有錢人因為政商關係、資訊來源等優勢,在股票或房地產的投資報酬率都比一般人還高,這讓貧富差距越來越大。 根據財稅資料顯示,富人與窮人的所得來源大不相同,越窮的人,薪資所得占比越高;反之,富人的財富來源幾乎都是股利所得、土地增值等資本收益。以2017年為例,財富前20%的人薪資所得占75%,資本所得占18%;財富前1%的人,薪資所得占比降至51.54%,資本所得則攀升至38.65%;再將目光投向最有錢的那些人,前0.1%與0.01%的資本所得占比分別為61%、79%;你以為富不過三代?不,在台灣甚至全世界,有錢父母絕對可以澤被後世;根據統計資料顯示,父母屬於前50%或前1%有錢人,子女的土地及股票投報率都有顯著差異。 面對所得與財富的種種不平,除了寄望國家能少一點政商勾結,以政策打擊抑制以錢滾錢的種種經濟行為之外,身為屌絲的咱們,也只能努力開源節流,渾身上下都是斜槓技能,或者乾脆換個所得高的跑道了。 |
Powered by 牌九游戏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网站统计——